新闻中心 Case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举世无双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图远动态 > 软件帮助 >

说说使用管理软件的坏处

日期:2017-04-17 / 人气:

卖什么吆喝什么好,我们是做管理软件开发的,怎么会说管理软件的坏处呢?是因为我这些 年来接触了很多公司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,第二是任何事物一定是有两面性的。管理软 件有不好的地方,他的反面就是好的,大家是自己能体会到的,这堂课就重点说不好的。
   管理软件的不好
   第一点:灵活的现实与软件的固定的矛盾。
   要承认无论软件如何的贴近现实,现实毕竟是太灵活了。有人这样说领导就是专干意料之 外的事情的人,如果是意料中的事有各部门去干,有规章制度去管理,领导就是去干非正常的 的业务。我觉的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   但是如果这些非正常-------对应上软件,就痛苦了,因为软件无法像领导一样去处理非正 常业务,软件只能处理正常业务。一旦业务有需要,而软件像一个固执的老头,总是会让人很 无奈的。

   因此使用软件管理的程度越高,公司的管理就越要求按章办事,灵活性就会降低这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特征。
   换个大家更容易理解的例子,很多年前,你如果违反了交通规则,警察要罚款,收你驾驶 证,给他没有关系的,找朋友很容易就可以拿出来。可现在这个事不好办了,只要进了管理软 件,除非找大队长,一般的小兵是没有这个灵活性了。
   还比如说,税务的,原来手工管理的时候,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很困难的,现在税务的系 统都是全国的,国家总局很多要求从软件里下来,没有人在敢打马虎眼了,很多工作失误上头 直接能看到。工作压力大了。不像手工时代自己写报告那么自如了。

   手工管理的时候,进货上家给开了单,销售---自己买个销售单,想怎么开就怎么开,一用 软件麻烦了
  先建立商品资料,然后进货,才能销售,中途哪里不对,单就开不出来,灵活性大不如手工 管理了。

第二点:软件使用人员的问题
   手工开单谁都会用,可用软件管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,要熟练的用软件来管理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悉,不少的公司老板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并不用软件,那么软件到底谁来控 制呢?是一个很大问题。我曾经卖过一个速达软件给一个做铜制品的工厂,但是厂里的老会计不愿意用软件来管理,闹到了要离职的地步。
   从手工管理到电脑管理,从一个软件换到另外一个软件,工作人员要学新东西,要伤脑筋,这是电脑化管理中一个不小的阻力。尤其是重要的管理软件的人离职,会对公司的运 营带来不小的麻烦。
   手工开单有一种监督机制,电脑管理往往监督不到位,举例说,销售要开单,客户会监督。你不给客户开单,客户不答应。可是如果你销售了东西。没有在软件里录单,软件是 没有任何办法的。(这块图远的下一代产品将会想一些办法),在举例说,你如果要从某个银行账户里取钱,少一个手续你是取不出来的。可是你取了钱。不及时录入到电脑里。 电脑也是没有办法的。
   也就是说由于人不能及时把已经发生的业务录入到电脑里,所以电脑里的“公司情况”,与你公司的真实情况会不同,从而导致一些麻烦。如果你还是没有体会,你可以把你的 公司银行账户的对账单,与你的软件里的银行历程进行一次对比。你就会有感觉。

  说到这里,我们的前提都是工作人员没有故意行为,如果工作人员要故意让真实发生的事,在电脑里不发生。那么情况就更加复杂了。举例说,门市销售了一个东西,但是没有 录入电脑账,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是从旁边的公司炒过来卖的。进销都没有入账,你电脑里就没有这回事,可现实是你的公司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业务。

  现在软件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客户服务,但是一次服务的具体细节,谁来录入呢?怎么保证是有效真实的信息呢?我在软件里设计过这样的功能---销售记录----要求详细记录和 分析这个单成交的过程,把这个单成交的得失总结出来。这样才能指导我们今后销售,思路挺好,但是好像极少有公司去做。为什么呢? 懒得做,软件是需要信息的,而工作人员 懒得做,则软件里的信息就少,甚至不真实,那么管理软件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。
  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调动工作积极性,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,我现在的想法是。对软件的任何操作。我们都进行积分,而积分可以换成工资。比如添加了一个客户, 比如开了一个销售单,比如录入了销售分析。 

编辑:图远软件